各位會員、朋友,
3月底香港疫情有所回落,在此希望疫情盡快結束,大家回復正常生活。
音樂是表達人類思想感情的非常好的工具,當我們看到美麗的風景時,可能會不期然地想唱歌,所以大自然四季的景色一直都是音樂家的創作題材,揚琴樂曲中也有不少描寫四季景色的精彩作品,今期月刊我們有賴應斌老師講解和示範揚琴名曲《春到清江》。會員分享部份有我們的大哥哥會員分享一首新創作的揚琴樂曲,聼完後是否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很多人都聽過“吉卜賽人”這個名稱,但未必熟識他們的音樂,原來在吉卜賽樂隊中揚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樂器,今期月刊我們會介紹吉卜賽樂隊(Gyspy band),讓大家聽聽吉卜賽樂隊的音樂和吉卜賽樂隊中的揚琴演奏。
名曲學堂一欄中王文禮老師會介紹他改編自琵琶獨奏曲的《火把節之夜》,這個樂曲揚琴改編版的樂譜還未出版過,我們也提供樂譜讓大家下載。
《竹動心言》月刊編輯小組
正值春天時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首相信廣大揚琴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經典揚琴名曲《春到清江》。
《春到清江》一直陪伴着我近三十年,不論大小的演出場合,國內或國外,我都喜歡獨奏一曲《春到清江》。它不但旋律優美動聽,所運用的揚琴語言更能展現出揚琴的獨特美態,呈現出一幅春天萬物生機勃發、富有生命力並且流動的畫面,是一首優秀的揚琴樂曲。相信很多學習揚琴的朋友們,都曾經學習過這首樂曲。
《春到清江》是由武漢歌舞劇院著名揚琴演奏家劉維康先生於1976年創作的,在往後的多個年代一直廣泛流行至今,是一首優秀揚琴創作曲目之一。
清江是長江的一條支流,位於長江南岸,是長江中游在湖北省範圍內僅次於漢水的第二大支流。它又是土家族的母河,古名夷水,因河水清澈而得名。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卷三十七》中曰:「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江也。」由此可見,清江兩岸山清水秀,江水清澈澄明,沙石分明。古詩中有云:「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畫廊在長陽。」總括一字,美!
樂曲主要分為自由的引子、清新的慢板、活潑的小快板、流動的中慢板、優美的尾聲五個部份,以織體和技法變化等手法變奏而成。
自由的引子主要分為四大樂句,運用了裝飾音、輪音、顫竹和琶音的技巧,對清江早晨的晨曦初露、鳥叫蟲鳴作出了描繪。整體音量不要過强,顫竹要多下工夫,注意呼吸,樂句間銜接要自然,長的走句以及琶音的快慢要掌握得宜。
第一段慢板是主題部份,要給人清新的感覺,故左手旋律要清晰,與右手主次分明,左右手交替融合,左手為長音時可突出右手,右手也要注意音樂起伏。反竹段音量整體收細,注意反竹點到即止,音色清脆,力度不宜過大。整個慢板的雙音都要整齊。
此曲主要描寫清江天然秀麗、風光如畫的景色,故把第二段定為輕鬆活潑的小快板,而不是振奮激動的快板,速度不宜過快,音量亦不宜過强,要做到快而不亂,强而不燥。小快板主要分為雙音、顫竹、襯音三個部份,情緒層層遞進。
雙音部份注意突出突强音,注意强弱變化,反複段落注意强弱對比。顫竹部份顫竹要輕巧,注意突出旋律音。襯音部份注意左右手的力度配合,左手要跟隨右手的起伏,推向全曲高潮。接着四句自由的過渡句,輪音要飽滿,琶音可快一些,樂句銜接一氣呵成。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主題的變化再現。第三段中慢板運用了支聲複調對主題進行了變奏。支聲複調是同一旋律不同變體的展開,產生一些分支形態的聲部,這些分支聲部與主幹聲部在音程關係上,分分合合;節奏上時而一致,時而加花裝飾。故此段要突出右手的旋律音,其他音則作為裝飾陪襯,不宜喧賓奪主,但亦要融為一體。雖然是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但速度不宜過快,務求清晰,與樂曲風格保持一致,做成流水潺潺的效果。
第四段尾聲與慢板主題相似,運用了雙聲部加左手撥弦進行變奏。左手撥弦要注意與節奏的協調,注意撥弦肢體動作要與音樂一致。結尾部份快慢强弱要得宜,琶音要有結束感,給人留下餘音裊裊之感覺。
希望大家能從揚琴音樂當中感受到春到清江這個美麗的畫面吧!
各位讀者好,我是就讀香港演藝學院音樂(榮譽)學士四年級的蕭俊賢,主修揚琴,學習揚琴已經是第十五個年頭了。有幸在《竹動心言》月刊分享揚琴演奏家陳芸芸老師的作品,十二星座組曲的第一首 —《孤島極光——處女座》。
《孤島極光——處女座》 作曲:陳芸芸
海的盡頭,沒有岸,
所有的沙石都堆積成孤單。
那是一個國度,
傷感時海水是眼眶中的淚,
歡喜時落日是頭頂上的燈。
天的邊緣,沒有雲,
所有的光芒都會聚成希望。
那是一個天堂,
灰暗時星辰會親吻你的眼,
光亮時天使會捧著你的臉。
此時,
處女座坐在孤單上,
用那雙纖細的手繪製著希望,
或近或遠,或明或暗,
沉默是最好的歸宿,
微笑是最美的語言。
錄影片段攝於2019年10月16日,當時剛升上大學二年級的我對揚琴藝術的眼界擴大了不少。當初接觸到這首曲是在我升上二年級前的暑假。香港演藝學院舉辦了一個前往浙江音樂學院(以下簡稱浙音)的交流團,我亦有幸到一所新建立了三年的音樂學院和同樣是主修揚琴的同學們交流。在浙音的課堂非常特別,學生上課是在老師的辦公室內,並且如果同學們之間想要互相學習的話,他們是相當歡迎同學在其他人上課途中旁聽,學習環境和師生的關係都是相當好。
回到樂曲本身,這首在2018創作的作品可以說是充滿了流行曲的色彩:開端那扣人心弦,充滿自由的樂句;慢板連綿不斷的單輪與樂曲表現出來的張力;快板在重音加強下的節奏感,雙跳技巧的運用令樂曲充滿了人們對天、海、星星的幻想。
當時聽到浙音的同學演奏之後,我立即問他們要了譜子,並在短短一個8月期間就將這首曲練好。這是我學習揚琴多年以來,第一次有這種衝動想要用最快的速度練好一首曲。相信這是我一生之中少有的找到真正喜歡揚琴的感覺,開玩笑的話,這就是初戀的感覺呢!
最後給想演奏這首曲的會員一點心得,華彩樂段的部份,如果找得到音的位置,請務必試著閉眼彈出來,感受揚琴對你雙手、琴竹的回應,最後當然要想像一下處女座的特質,並將你心中所想在琴弦上起舞吧!希望大家喜歡不同風格的作品,更要喜歡揚琴這美麗的樂器。
“吉卜賽樂隊中的揚琴”
- 撰文:胡國佳
吉卜賽人(Gyspy)是一個流浪民族,根據學者考證,估計他們是於14世紀由印度北部往西遷移到歐洲。
其實吉卜賽(Gyspy)這個名稱是源於一個誤會,當時英語地區的人誤以爲這些人是由埃及(Egypt)過來的,吉卜賽這個字就是從埃及這個英文字轉過來的,實際上這群人稱自己為羅姆人(Roma、Romani),而歐洲德語地區的人稱吉卜賽人為Zigeuner,歐洲其他語系地區對吉卜賽人的名稱有 Gitan, Tzigane(茨岡人), Bohémien(波西米亞人)等。➀
著名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中所指的流浪者就是吉卜賽人(Zigeuner),法國古典音樂家拉威爾(Ravel)的小提琴曲《茨岡》(Tzigane)的名字就是由吉卜賽人的名稱而來。順帶一提,《流浪者之歌》這首樂曲也被我們中國的揚琴家改編為揚琴獨奏曲,是中央音樂學院海外考級文憑級其中一首樂曲,這裏就讓大家聽聽這個揚琴的版本:
吉卜賽樂隊
吉卜賽人多具有音樂才華,能歌善舞,他們往往能把他們身處地域的音樂與他們的演奏方式結合,創造出一般所稱的“吉卜賽音樂”。吉卜賽樂隊的雛形於18世紀後期在東歐地區出現,早期的樂隊只有2至3人,由小提琴奏旋律,加上一件樂器演奏和聲作伴奏,這時伴奏樂器叫 Gardon,是一件類似大提琴的樂器。
圖一:吉卜賽小提琴手
圖二:Gardon
吉卜賽樂隊到19世紀初漸趨成熟,加入了其他樂器包括揚琴。最典型的吉卜賽樂隊有4人,包括兩個小提琴、一個揚琴(dulcimer, cimbalom)和一個倍低音大提琴(contrabass),後來再加入了單簧管(Clarinet)。
吉卜賽樂隊中的揚琴
早期的吉卜賽樂隊用的揚琴是小型揚琴,弦不多,也不能轉調,但可以背著邊走邊彈。
下面是電影《紅提琴》(The Red Violin)中一段蒙太奇(Montage),可以見到吉卜賽樂隊中小提琴手後面有演奏揚琴的人邊走邊彈。
上期月刊提到,匈牙利樂器工匠於1874年造出第一台「音樂會大揚琴」(cimbalom),從此揚琴可以隨意轉調,音域也大為擴充。這種新型的音樂會大揚琴被用到吉卜賽樂隊中後,吉卜賽樂隊中的揚琴手開始在表演中有一展身手的“炫技”機會,即 “Gypsy dulcimer virtuoso” (揚琴高手的意思)。
吉卜賽樂隊在十九世紀的東歐、中歐地區非常流行,很多餐館、咖啡館都有現場的吉卜賽樂隊表演。但由於二十世紀末這些地區轉爲市場經濟體後經濟開始下滑,餐館、咖啡館的吉卜賽樂隊現場表演開始式微了。➂ ➃
不過,現時在舞台上還是有不少吉卜賽樂隊的演出,其中不乏揚琴高手的精彩演奏。
下面是一些Youtube上找到的吉卜賽樂隊的演奏。
拉吉圖合奏團(Roby Lakatos ensemble) Cimbalom 演奏家 Jenö Lisztes:
Szalai Hungarian Gypsy Band 中 Cimbalom 演奏家Jeno Farkas:
荷蘭 Cimbalom 演奏家 Giani Lincan 和 Lincan Gipsy Ensemble:
斯洛伐克的 Gypsy Devils (Cigánski diabli) 中 Cimbalom 演奏家 Ernest Šarközi 演奏《卡門》:
匈牙利的 Hungarian National Gypsy Orchestra 演奏《雲雀》:
匈牙利布達佩斯吉卜賽管弦樂團(Budapest Gypsy Symphony Orchestra):
羅馬尼亞的吉卜賽愛樂管弦樂團(Gypsy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參考文獻:
➀ 維基百科:羅姆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羅姆人(accessed: 29 Mar 2022)
➁ Piotrowska, Anna G. Gypsy Music in European Culture: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13.
➂ "Gypsy musicians struggle to maintain popularity." The Slovak Spectator, 27 March 2000. https://spectator.sme.sk/c/20008782/gypsy-musicians-struggle-to-maintain-popularity.html(accessed: 29 Mar 2022)
➃ Nick Thorpe. "Missing the old Gypsy orchestras." BBC News, Hungary. 14 March 2015. 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31856397(accessed: 29 Mar 2022)
揚琴獨奏曲《火把節之夜》樂譜:
(* 投稿一經接納,將自動授權本會在本會網站、網上月刊和本會facebook上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