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面章節名稱可以直接跳到該頁)
章節 | 頁數 |
一. 導師心言 | 3 |
二. 會員分享 | 7 |
三. 揚琴小知識 | |
• 揚琴型號知多少?- 之二 | 9 |
• 揚琴持竹法(持鍵法) | 15 |
• 揚琴竹包膠知多少? | 16 |
四. 音樂會推介 | 17 |
五. 成立音樂會回顧系列之五 | 19 |
各位會員、朋友,
學習樂器最重要而經常被忽略的,就是基本功訓練,那究竟揚琴的基本功訓練又是練習什麽呢?謝栢恩老師會在今期月刊給我們講解,還有同學分享練習基本功的好處呢!
雖然揚琴是外來的樂器,但今天的揚琴已經和二、三百年前非常不一樣了。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的揚琴經過了三次大換代, 1970年401型揚琴的出現,標誌着中國揚琴改革的成功,我們會為大家介紹401型揚琴的由來,還會介紹一下揚琴三指持竹法和琴竹包膠的由來。
《竹動心言》月刊編輯小組
今期《導師心言》謝栢恩老師以視頻形式爲大家詳細講解如何練習揚琴基本功:
練習前熱身
我由小學一年級起開始學習揚琴。這幾年間,老師教會了我彈奏很多動聽的歌曲,讓我充滿滿足感,但當要練習基本功時,我卻意興闌珊啊! 可是,隨著歌曲的難度增加,需要更多技巧和更快的彈奏速度,令本來就沒有練好基本功的我便開始吃不消,也讓我終於明白到基本功的重要性。於是,我決定由根本做起——練好基本功。
以前的我一拿起琴筧,就會急不及待地彈奏歌曲;但現在的我在彈奏樂曲前,我都會用30分鐘拿出練功鎚練習和先彈奏練習曲。做好基本功練習後,我才開始彈奏樂曲。
有人會說:「功課已經很忙碌,練琴的時間也很少,沒有時間再練基本功了……」其實,基本功不一定要在彈琴前才練習。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零碎的小時間,例如等車或搭車時,我都會練習一下手腕操,再加上日常的練習,雙管齊下,效果也逐漸顯現。
經過好幾個月的練習,我發現我的彈奏技巧真的有所改善,有些演奏上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呢!由今天起,大家也一起來練習基本功吧!
- 撰文:胡國佳
圖一:401型揚琴
圖二:402型揚琴
找不同:🧐
上面圖一是401型揚琴,圖二是現時最通用的402型揚琴,你能找出兩個型號不同的地方嗎?
我們會在下期月刊介紹402型揚琴時詳細告訴大家。😜
現時最通用的揚琴型號是402型揚琴,但402型揚琴是到1990年才研製開發的➀,而402型揚琴的前身就是現在為大家介紹的401型揚琴。
提到401型揚琴,就不能不提到揚琴大師楊競明先生。楊競明生於1918年,早在1939年就於重慶中央廣播電台的民族樂隊任揚琴演奏員,使用的是“雙八型”揚琴➁➂, “雙八型”以至後來的“雙十型” 揚琴都有轉調難、調音複雜、音域窄的問題,這些問題使揚琴在新型的民族樂團内使用非常困難。1949年楊競明被調到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籌建一支民族管弦樂隊(即後來的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並被任命為樂器改革小組組長,全面改革民族樂器。
圖三: 楊競明先生
圖四:楊競明演奏揚琴
楊競明演奏《沁水河》錄音:
經過多種揚琴改革方案的嘗試,楊競明先生於1959年製成了中國第一代的變音揚琴,對比之前兩排嗎小揚琴,第一代的變音揚琴除了增加了一排碼外, 楊競明還發明和使用了分層滾軸板和轉調半音槽,這種小型三排碼變音揚琴帶來了全國揚琴第一次大換代。三年後,樂器厰又正式推出四排碼揚琴(變音二型揚琴),帶來了全國揚琴第二次大換代。➃
圖五: 三排碼變音揚琴(變音一型)
圖六:四排碼變音揚琴(變音二型)
1970年,北京民族樂器厰聼取了楊競明對變音揚琴的十項改進方案,成功製成了新型的變音揚琴(變音三型揚琴) , 即401型揚琴,這又帶來了全國揚琴的第三次大換代。401型揚琴自上世紀70年代面世後,一直廣為全國各地民族樂團採用,直到20多年後402型揚琴的出現。
順帶一提,401這個名稱其實和這款揚琴的結構、製作技術是沒有關係的,它是由樂器廠按其產品分類(打擊樂、拉弦樂、管樂、彈撥樂四類), 編號為"401"變音揚琴,簡稱"401"揚琴而來的。➄
圖七:楊競明第一部401揚琴
丁國舜演奏《雙手開出幸福泉》(401型揚琴):
圖八:揚琴演奏家丁國舜和丁國立
參考文獻:
➀ 黃榮福:"402"型揚琴是怎樣誕生的?,《樂器》1997年02期
➁ 王義茹 : 中國揚琴改革的先行者-楊競明、鄭寶恆,《中國音樂》2008年第3期
➂ 關於“雙八型”和“雙十型” 揚琴,請參考上期月刊
➃➄ 同上 ➁
圖片來源:
一. 網頁 http://www.dfyq.com/chinese/products/1/2/45-70.html
二. 網頁 http://www.xhminyue.com/pd.jsp?id=92#_pp=0_629_1_-1
三. 楊小明: 揚琴之楊(上)— 回憶我的父親揚琴演奏家、改革家楊競明先生,《樂器》2018年01期
四. 楊小明: 揚琴之楊(下)— 回憶我的父親揚琴演奏家、改革家楊競明先生,《樂器》2018年02期
五. 網頁 http://www.yveqi.com/yveqiitems/41162761343.htm
六. 同上四.
七. 陳廷彰:《傳統樂器揚琴的改革探討》,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八. 丁國舜、丁國立:《幸福泉-揚琴獨奏曲集》封面,人民青年出版社、1999年4月
- 撰文:胡國佳
早期揚琴演奏者一般都是以拇指和食指持竹敲琴,是爲二指持竹法。原來現在揚琴界普遍採用的三指持竹法(拇指、食指、中指) 是由楊競明先生確立的。楊競明於1965年出版的《變音揚琴演奏法》一書中對於揚琴的演奏姿勢、持鍵法、手指、手腕動作以至擊弦的位置都有詳細説明。他首先發明的三指持鍵,指腕結合的 演奏方法是非常科學的。➀
楊競明《變音揚琴演奏法》封面➁
➀ 王義茹 : 中國揚琴改革的先行者--楊競明、鄭寶恆,《中國音樂》2008年第3期
➁ Facebook - 中國民族音樂 https://www.facebook.com/中國民族音樂-548293748544530/
- 撰文:胡國佳
上期月刊龍文慧老師為我們講解和示範如何換琴竹膠,但大家是否知道早期的揚琴竹竹頭是沒有包膠的,那現時普遍使用的琴竹膠又是何時開始的呢? 由於用堅硬的揚琴竹敲擊金屬弦綫發出的聲音比較尖銳刺耳,揚琴家一直在尋找一些柔軟的材質包裹竹頭以獲得柔和圓潤一些的音色,但效果都不大理想。
原來第一個使用琴竹膠的人就是錢方平教授➀,而這種“氣門芯管橡膠管”本來是給自行車打氣用的(廣東人叫它做單車喉嘴膠),價錢便宜也容易買到。 錢教授發覺琴竹套上這種膠管後,揚琴音色有了大幅的改善,在一次到北京演出中,錢教授把琴竹套用氣門芯管橡膠管這種做法介紹給了楊競明先生,而這種方法也逐漸傳遍中國各地揚琴界了。
➀ 吳軍:從揚琴發展歷史看「氣門芯橡膠管」的探索性嘗試與源流演變 ,《樂器》2020年12期
我們總會會長巫瑤珊將於7月4日屯門大會堂演奏廳的音樂會演奏揚琴名曲《木蘭辭變奏曲》,誠邀大家捧場!
🎵
早鳥訂票優惠:6月15日前訂票可獲八折優惠,不限門票數量。
訂票請點擊以下連結或掃二維碼:👇
(* 投稿一經接納,將自動授權本會在本會網站、網上月刊和本會facebook上登出)